第四百一十五章圣兵出土,大将军王的后人?
这种地方都是贩夫走卒,下九流才会来的,冷卓这一身华服的坐在这里,确实有些扎眼,不过也只是吸引了些人的目光,冷卓窝在一角落里,叫了店里做的馄饨,却是边吃边醒起酒来!
“切,一看你就是道听途说来的,神笔峰确实出土了一件圣器,不过可没说的那么夸张,只是哪天圣器出世,翻云覆雨,引来了雷云天象,至于神笔峰被劈成两半更是瞎掰,只是山峰被削了十数米而已!”
“你们两个说的都不过是大众消息,随便到大街上拉个人都能说出比你们更多的来,告诉你们一些别人都不知道的秘密,你们可别乱传!”
“哦,这位大哥你有什么秘密的消息,说来听听!”
“知道神笔峰是什么地方么?”
“这谁不知道,神笔峰是砚台山最高山峰,坐落在我们西面的苍山郡,其山犹若一支笔直的笔杆,好似天神御笔,所以被称为神笔峰!”
“呸,谁问你这个,算了,你们可竖起耳朵听好了!”那络腮大汉喝了一口暖汤,回头对着摊老板道:“老魏,再给添口汤来!”
“嘿,来了!”
“这事要说,却是要从五百多年前说起,那时候本朝还未立,李唐还当朝的时候,砚台山那时候也不叫砚台而是叫巫云山,那时候咱们这定陶出了一个大贤,文武双全,据说他的本事文可安邦,武可定国!”
“他十八岁就被当时的徐州牧节度使奉为座上宾客,当时,李唐皇室衰微,地方节度使就跟土皇帝一样,可见他的能耐有多大!”
“切,你们孤陋寡闻而已,自然是有的饿,那人就姓徐,名字叫徐安,意思就是安邦定国……,他后来谢绝了节度使的高官厚赏,却是孤身一人去了当时的大唐帝京长安城,用他那惊才绝绝的本事直接让当时的李唐皇帝奉为大将军!”
“不能把,大将军好像是很大的官,只见过一次,怎么可能!”
“切,你们这就不懂了把,他当时之用一根柳条就打败了大唐禁军的数位统领,本事超群!”
“可惜啊,天妒英才,大将军王征战十三年,战功无数,平定半壁江山,本来天下已有望大定,但大将军王却是突然一病不起,无数御医诊断都束手无策,李唐皇帝当时哭的稀里哗啦,仰天长叹,天亡我大唐啊!”
“大将军王死后,按照遗愿,将大将军王葬在了巫云山,而大将军王手中的那把定国圣兵也被一并埋入土中,大将军王死后没五年,李唐就亡了,不过大将军王的后人却是一代代的传了下来!”
“你们看到的那些异象,确实的圣兵出世,不过你们知道将圣兵取出的是人是谁么?”
“是谁?”
“嘿嘿,就是当年大将军王跟那浮云公主的第十八代后人,徐渭,这徐渭就跟当年的大将军王一样,少时就已是神童,四里八乡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,而今年,这徐渭也是十八岁,你们说这算不算是一种巧合!”
“巧合还真多,丫呸的,我看编故事的九成九都是这个徐渭了!”冷卓说道:“不过那圣兵的事说的倒是有鼻子有眼的!或许应该去看看!”
“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,神笔峰出圣兵的事十里八乡都知道了,定陶临着苍山郡,消息自然也早就传过来了,就算在驿站里都能听得到有人在议论,想不知道都难!”
“不过我估摸着这事应该有谱,毕竟空穴来风,真要是没点事实也传不出来,而且说的有鼻子有脸的!”
“夫人,你不是熟读帝国史,难道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叫大将军王的人?”
卫芷兰摇了摇头,道:“没有,按照故事所说,这个大将军王可是连天龙帝国开国先祖皇帝都打的节节败退,你认为如果真有这种事,正史上会记载么?”
“我们明天早上起来就走一趟苍山郡,见识见识这个大将军王的后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