谢知微就很不爱听了,她跪了下来,“太皇太后,史书是后人记的,是不是暴君,不取决于御史有没有死谏,公道自在人心民心,皇上继位一来,不滥用民力,不加赋税,浙江洪灾,皇上派公正之臣前往赈灾,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,国库有盈余,大臣们的俸禄按时发放,选重臣能吏治理国家,巡抚百姓,史书上凭什么给皇上安一个‘暴君’之名?”
衮国长公主上前来,“太皇太后,我以为皇后的话有道理,史书是后人编纂的,《二十四史》均有《后妃传》,太皇太后若是不怕将来被冠以‘误国’的恶名,还当谨言慎行,为天下表率!”
太皇太后环视一圈,见命妇们均低着头,没有一个愿意说话的,她厉声道,“你们呢?天家的事,从来都是天下人的事,你们这些人,纵然有不识字的,却没有不明理的,难道就一句公平话都不敢说?”
没有人搭理她,太皇太后便点名了,“晋阳郡夫人,你这个诰命还是我儿子先帝封的,皇后是你的女儿,你这个继母是落了个好名声,天底下没有再比你更好的继母了,你说说,皇后说的有理还是无理?”
袁氏不同于皇太后和皇后,都是萧家的人,萧家三代婆媳,无论怎么争,怎么斗,那是她们自己的事,袁氏却是外命妇,太皇太后收拾不了自己的儿媳妇和孙媳妇,难道还收拾不了袁氏?
哪怕坐在这高高的凤座上,只要她的手里没有了权和势,只要不是她的儿子当皇帝,这些人又如何会对自己好,会像从前那样迎逢她呢?
果然,人都是势利的,她当初为自己的儿子谋划,有什么不好?
等回到了乐寿宫,太皇太后便吩咐,“去把清河郡王请来!”
谢知微笑道,“这是好事啊,难怪这次没来呢,我还说,宫里这样的热闹,她怎么还坐得住?怕是不敢和潞国公夫人碰面吧?”
谁不想听别人夸自己家的孩子好?
衮国长公主很高兴,对皇太后道,“嫂嫂,靖霜的婚事,我想请嫂嫂抬举一番,赐一份旨意!”
谢知微要了一床薄被盖在她的身上,“娘,靖霜答应成亲,这是好事呢!”
“我知道是好事,我想起了你安国姑姑来,她那孩子若是没有死在火里,如今也早就成亲了吧?阿偃都二十三了,我看他抚养了玉兔儿,把她当命一样,他若不是如此,我如今为他挑选媳妇,为他张罗亲事,该多好!”